第一次看到演员在颁奖台上祝贺自己云南炒股配资公司,还能被自己说的话逗笑:
“我想祝贺宋佳,哈哈哈哈”。
最近宋佳夺白玉兰视后,让内娱久违地热闹起来。
有两个新鲜事。
一是本届白玉兰堪称中女盛典,一众实力派。神仙打架,却和乐融融。
宋佳凭《山花烂漫时》拿奖,没有腥风血雨,收获了满屏的实至名归。
再是,众女星微表情逃不过被放大分析。
结论却“反常”,没被品出你追我赶的较劲,只有一览无余的欣赏。
获奖感言刷屏、情谊成为焦点,满载泪水、香气弥漫,这届白玉兰——正得发邪。
有人说:“不只是宋佳一个人赢了,而是中女演员集体的高光时刻。”
有人叹:“内娱的领奖台什么时候美好成这样了?”
讨论很多、感动不少,风潮退去,社长仍想再聊聊:
为何是她们改写了内娱叙事?
——这场白玉兰的盛况,绝非偶然。
1
“当你成功时,我会比你先落泪”
先回顾一下,今年白玉兰“最佳女主角”提名名单,到底多神仙打架?
刘亦菲(《玫瑰的故事》)、马伊琍(《我的阿勒泰》)、宋佳(《山花烂漫时》)、闫妮(《小巷人家》)和杨紫(《国色芳华》)。
但典礼全程无关“艳压”。
奖项公布的瞬间,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名场面:
作为竞争对手的闫妮,向宋佳递上了手中的木棉花。
她给宋佳一个大大的、紧紧的拥抱,两人四目相对,笑得像一起赢了。
坐左后方,入选最佳女演员提名的马伊琍没有获奖,但全程姨母笑,掌声没落下。
台下的钟楚曦,早已哭成了泪人。
她一边举着手机给“铁梅”拍领奖视频,一边鼻子发红,下唇微微颤抖。
如《好东西》里的小叶,支持铁梅的一切。
钟楚曦,归来终成宋佳事业粉,AKA站姐。
白玉兰当晚的“告白”,像是一场接力赛。
采访时宋佳回应:“(钟楚曦)她一定会为我高兴的,就好像我看到蒋欣上台的时候,我也很感动。”
当晚,蒋欣凭《小巷人家》摘得最佳女配,镜头扫过观众席,宋佳正红着眼眶对望。
巧的是,颁奖人为共同出演《小巷人家》的关晓彤,还在藏不住事的年纪,得奖名字一公布,她立刻开心得瘪嘴变成了哭包。
蒋欣走上台前,特意转身为她拭去泪水,才开始自己的发言。
台下的闫妮微醺不减,高高举起双手,用力地鼓着掌。宋莹黄玲终于又在此时相聚,一家人整整齐齐。
接连几天,这群女人被挂在热搜上,为别人流泪,热闹得不得了。
透过她们,好像也看到了许多喜极而泣的身影。女演员的惺惺相惜,并不是从这一届白玉兰才开始。
2022年,热依扎凭《山海情》获得第34届飞天奖最佳女主,终于走出了流言蜚语。
与奖项擦肩的孙俪,在台下双手合十、失控含泪,久久地凝望。
同年,赵丽颖凭《幸福到万家》获得第34届飞天奖最佳女演员。
对手刘琳,望着领奖台上哽咽的“明兰”,眼神宠溺,透着“大娘子”藏不住的骄傲。
热依扎与孙俪相识于多年前的《甄嬛传》,刘琳与赵丽颖结缘于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。
凭借《人世间》中的郑娟一角获得金鹰最佳女主角奖的殷桃,第一个收获的,也是出演《人世间》的黄小蕾的拥抱。
也许同为演员,同场合作,知道来时路,更懂得此路的不易。
不过,有一个感觉,似乎中女们心越来越软了。仅一两部戏的合作,便将鲜花掌声、赞叹倾慕悉数奉给她人吗?
内娱女人们的友情,什么时候来得这么轻易了?
2
女人们的义气
女性友谊并非少见,而是镜头不常对准它,这份感情总是被涂改、被忽视、被别人定义。
而近些年,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彩的真实样本。
《一路繁花》中,老年姐姐们偶有分歧,从不妨碍彼此夸赞。
刘晓庆郑重其事地说“倪萍是国花”。
夸蔡明演技好的时候,眼睛里都闪着光。
倪萍的回应同样不含糊:“我上学时最想成为的人,就是刘晓庆。”
张蔷得知了刘晓庆的坎坷人生,敢放出话来“我给你养老,你跟我住”。刘晓庆一定是靠自己,但没人怀疑张蔷豪言的真心。
这般义气在内娱并不少见。
刘涛曾因丈夫破产,一夜之间从阔太变成负债千万的人,流言四起。
秦海璐听说后,没多问一句,只回了她一句话:
“有需要就来找我,多少都行,我能帮的,一定帮。”
坊间传说,为了帮刘涛还债,秦海璐不惜卖房凑资上亿,替她谈项目、找资源,挡住“为夫还债”的标签。
几年后,命运流转,换秦海璐陷入产后抑郁,半年无力带娃。
刘涛没说一句“你要振作”的空话,只是悄悄买齐她育儿清单上的所有物品,一样一样送到家门口,什么都不让她操心。
没有什么“谁欠谁”。
只有“你撑我一程,我替你过一关”。
如此故事,“中女圈”屡见不鲜。
多年前,刘琳曾深陷一段无望的感情——她爱上的人说自己不婚,和她谈了多年,最后却转身和其他人结婚。
那一刻她才明白:不是不想结婚,只是不想和我结婚。
刘琳崩溃了,情绪低到谷底。
多年好友梅婷听说后第一时间冲过来,搂着她一句话:“没关系,你还有我。我房子里永远给你留一间。”
有一次,刘琳接到一个新戏,自己演女二号,得知女一号因病临时无法出演,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梅婷:“要不你来演吧,这样我们又能一起拍戏了。”
梅婷很快答应下来,满心期待。
可等了一整周,剧本没来,电话打过去一问才知道:剧组换了人,连刘琳的角色也被一并撤了。
机会没了,但“有好机会就要叫上你”的真心,仍是珍贵的。
她们的义气,并非节目效果、宣传策略,而是落在细节里。
再回过头看孙俪的眼神。
《山海情》拍摄时,热依扎正值哺乳期,刚生完孩子,身体还虚弱着。
拍摄地风沙大,她每天要挤奶七八次,半夜坐在剧组车里洗奶瓶,手指冻得通红。
凌晨三点睡,五点起床化妆赶通告。
奶水不足的时候,急得直掉泪。
这时同样经历过哺乳期的孙俪,承接了她的不安。
安慰、鼓励、寄补品、分享作为妈妈的经验......孙俪像一个姐姐,与她一同渡过难关。
热泪动人的背后,是她更懂得热依扎的艰难。
有趣的是,今年白玉兰奖台上的情形更进一步。
最佳女主、最佳女配的影视文本,核心都关乎女性形象的多样化表达。
蒋欣获奖的《小巷人家》于时代发展中聚焦女性友谊。剧中宋莹是黄玲的底气,压抑的婚姻生活中,黄玲只有在和宋莹一起时,才能畅快地透口气。两人分别时的哭戏,令人不忍再看。
宋佳在《山花烂漫时》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张桂梅。获奖后,宋佳第一时间想要向张桂梅报喜。
此外,台下哭成泪人的钟楚曦,与宋佳结缘于去年上映的电影《好东西》,该片几乎成了新型女性家庭关系的实验呈现,两位成年女人小叶与铁梅,情感精神上互为母亲与姐妹,冲破防线彼此疗愈。
而故事开启的源头,仅是女性间“路见不平”的关照。
作品与现实交织,折射出的,是台上台下的变化:观众要看的,镜头该对准的,荧幕该呈现的……都有了不同。
正是一次次真诚的赞赏,一次次坦然的分享,女性创作者一次次勇敢的自我表达……它们层层累积,成就了这届“内娱最香的白玉兰”。
3
想赢的中女,正在改写更大的叙事
不过,中女们野心不止于此。
有网友说,这是最有看头的一届白玉兰奖,因为真正撑起这场盛典的,是一群中生代女演员。
从曾经“过了四十就无戏可演”,到今天的“中年女演员集体封神”,行业的叙事正在被她们亲手改写。
如同宋佳刷屏的那段获奖发言——
“我们选择站在这里,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年轻漂亮,不是因为我们把事业、家庭平衡得很好,也不是因为我们穿了新一季漂亮的衣服,而是因为我们有创作的能力,我们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,有能力成就一个角色。”
宋佳在颁奖台上感谢女编剧,感谢入围的女演员,感谢饰演的人物原型张桂梅校长。
她将“女演员”这样一个看似被动的标签,转化为主动的身份,剥离了无关的标签,回归到纯粹的创作者。
近些年来,领奖台上的女人们越来越真了。
谢盈萱用最“失控”的方式,打破了“体面领奖”的模板。
陪跑八年,凭借《四楼的天堂》拿下了金钟奖视后。
一上台谢盈萱就哽咽泛泪,在金钟奖上直接“失控”,发表领奖感言的时候,紧张得说错剧名,还冒出一句“Fxxk!”
但没人觉得她不体面,反而都说:她太真实了,像极了那个终于熬出头的自己。
女性想赢的决心,大大方方。
郑秀文,提名十次,落空十次,终于在第11次,等了整整二十年,拿下金像奖影后。
她站在台上坚定地说,“记住我拿奖的画面,梦想是属于永不放弃的人” ,甚至还在现场清唱道:“你知不知道,知不知道,我等的花儿也谢了~”
不再是“陪跑二十年”的隐忍叙事,也不是“克制优雅”的完美剧本,而是一个中年的女人,露出肌肉,渴望舞台,坦然想赢的欲望。
还有杨紫琼。
她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影后的亚裔女性,在领奖台上,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:
“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,你已经过了你的黄金期。”
同样,真实的难处,也不必遮遮掩掩。
热依扎成为第一个在领奖时公开表达育儿困境的演员,她把“月嫂”带进了感谢名单。
蒋欣在获奖后接受采访,直言高跟鞋的不便:
“如果能穿着球鞋上台就好了。”
回望曾经,还有过“女明星”是“艳压”“塑料”代名词的岁月。那时仿佛谁赢谁输、谁翻车谁出圈,才是行业真正的看点。
如今,她们证明,一群有实力的中女演员,不必“扯头花”,而是关注蛋糕够不够大
不因为别人站上领奖台就感到威胁,也不会将她人的荣耀和成功,视作自己的低谷乃至失败,用各自的方式,从边缘角色走到核心叙事,再拉别人一把。
赢了奖、发了言、动摇了叙事。
哪怕仍不够,但满分60分的考题,她们已经交出了120分的答卷。
正如2022年诺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在获奖演说中所强调的:
“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集体的胜利。”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